研究方向: | 深水沉积过程及流体活动 |
---|---|
岗 位: | 副研究员 |
部 门: | 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联系方式: | 0532-82898531 |
电子邮件: | chenduanxin07@qdio.ac.cn |
个人网页: |
男,理学博士,1984年11月生,山东新泰人。主要从事基于声学探测为主的多学科交叉的深水沉积过程与流体活动研究。以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为研究靶区,对深水峡谷沉积过程、碳酸盐岩溶蚀垮塌过程、流体运移和释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1) 综合潜标现场观测和三维反射地震资料解释,对世界最大的迁移峡谷群-珠江峡谷的迁移机理进行了全新的阐释,颠覆了传统的认识; 2) 刻画了南海规模最大的埋藏溶蚀垮塌现象(东沙隆起带碳酸盐岩台地),认为其形成与中新世末期的东沙运动密切相关,其中断层为酸性流体提供了运移通道。 3) 系统刻画了南海北部陆架边缘-陆坡区包括滑坡、流体渗漏和水合物在内的地质灾害体的分布,分析其形成机理及对海底工程的危害。 4) 对比分析了南海北部不同深水盆地中新统广泛分布的非构造断层-多边形断层的地震特征和形成机理。 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在内的10多项课题,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 |
教育经历
2007.09-2012.0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专业,硕博连读; 2003.09-2007.0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物探),本科; |
工作经历
2018年至今,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2012.07-2017.12,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
主持或参加主要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和底边界层潜标观测的珠江迁移峡谷的沉积过程研究(41776068),起止年月:2018/01-2021/12,经费71万。主持,在研。 2、“科学”号高端用户项目,断裂活动对被动陆缘浅水区冷泉活动的控制作用(KEXUE2019G01),起止年月:2019/06-2020/05,经费25万。主持,在研。 3、“科学”号高端用户项目,南海陆架边缘泥火山的海底观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KEXUE2018G12),起止年月:2018/09-2019/08,经费25万。主持,结题。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南海北部深水盆地多边形断层发育特征的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41306052),起止年月:2014/01-2016/12,经费26万。主持,结题。 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浅层水合物不稳定性评价技术(2011ZX05026-004-001),起止年月:2011/01-2015/12,经费285万。参与,结题。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油气渗漏系统与天然气水合物富集机制研究(40930845),起止年月:2010/01-2013/12,经费174万。参与,结题。 |
发表的代表性文章
1. 王俊勤,张广旭,陈端新,王秀娟,王真真,董冬冬,庄丽华,黄杰,朱友生,罗进华.琼东南盆地陵水研究区海底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和成因机制.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 39(4): 87-95. 2. Chen, D., Wang, X., V?lker, D., Wu, S., Wang, L., Li, W., Li, Q., Zhu, Z., Li, C., Qin, Z., Sun, Q., 2016. Three dimensional seismic studies of deep-water hazard-related features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South China Sea.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77, 1125-1139. 3. Chen, D., Wu, S., V?lker, D., Dong, D., Shi, H., Zhao, S., and Zhu, L., 2015. Tectonically induced, deep-burial paleo-collapses in the Zhujiang Miocene carbonate platform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Marine Geology, 364, 43-52. 4. 孙启良,吴时国,陈端新,米立军.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流体活动系统及其成藏意义.地球物理学报,2014, 57: 4052-4062. 5. Wu, S.G., Gao, J.W., Zhao, S.J., Ludmann, T., Chen, D.X., Spence, G., 2014. Post-rift uplift and focused fluid flow in the passive margin of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Tectonophysics, 615, 27-39. 6. Chen D., Wu S., Dong D., Mi L., Fu S., Shi H., 2013. Focused fluid flow in the Baiyun Sag,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implications for the source of gas in hydrate reservoirs.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31, 178-189. | |
7. 陈端新,吴时国,王志君,孙启良.南海北部陆缘深水盆地多边形断层几何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石油学报,2012, 33(4): 610-616. 8. 陈端新,吴时国,施和生,赵淑娟.珠江口盆地流花碳酸盐台地灰岩坑的地震特征及成因探讨.吉林大学学报,2012, 42(6): 1925-1943. | |
近5年来出版的专著
|
古镇口园区地址: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海军路88号 南海路园区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南海路7号 科考船码头基地: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长江东路8号 |
邮编:266000 邮件:iocas@qdio.ac.cn 电话:0532-82898611 传真:0532-82898612 |